查看原文
其他

西班牙“顽童”建筑师Enric Miralles丨追寻比寻获更重要

Frame China FRAME 构架 2022-09-26

#恩瑞克·米拉莱斯致敬之年


巴塞罗那是高迪之城。但在2021年,这西班牙城中受到瞩目的却是另一位建筑师:恩瑞克·米拉莱斯(Enric Miralles),缘于今年正是这位“顽童”建筑师逝世20周年纪念。因此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铭于斯的他,又怎么能被遗忘呢?
多得名下事务所和基金会,一系列的回顾活动已在四月中旬开启。而最让人惊叹的是,这位撒手人寰时才45岁的建筑师作品,竟多得可规划出一条独特的“致敬路径”,绝对是建筑铁粉不容错过的年度盛事。

 

恩瑞克·米拉莱斯(1955-2000)生于巴塞罗那。在1978年毕业于巴塞罗那建筑学院(ETSAB);期间,曾与阿尔伯特·维亚普拉纳(Albert Viaplana)和赫利奥·皮农(Helio Piñón)合作设计至 1983年,翌年才开始独立设计。在“第一个创意时期”他曾与第一任妻子建筑师卡梅·皮诺斯(Carme Pinós)一起创造了独具诗意性的作品,包括伊瓜拉达墓园在内。10年后,他则与第二任妻子贝内德塔·达格利亚布艾(Benedetta Tagliabue)创立了EMBT工作室,一起进行了大量的标志性项目。自1996年以来担任了ETSAB建筑系的主席。生前得过的奖项达62件 ,包括1995年颁赐的西班牙国家建筑奖,以及2002年由加泰罗尼亚建筑师协会授予的金奖。



 

首先开展的《MIRALLES. A quarts de quatre...》玩味地以加泰罗尼亚语的口头禅“一刻至三刻钟”之名带出了接地气的亲切感。对于当地人而言,这词语所意指的“或多或少”或“再看吧”就仿佛是人们对恩瑞克的第一印象:是位随和、乐天、口含雪茄的老街坊。

 

但在展览方面,又该如何浓缩恩瑞克 15 年的建筑生涯,却不让访客感到视觉疲劳呢?策展人之一琼·罗伊格·杜兰(Joan Roig i Duran)最终决定以四项建案作主。他解释:“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向大众呈现最容易理解的作品,不管是在设计或建设过程上。所以,最终决定不展示他所有的作品就能以精选和更清晰的方式来进行解说。”——其中,被放大的元素还包括了“不确定性”。这又怎么说?


策展人之一

Joan Roig i Duran

 

“所谓的不确定性,就是一种‘追寻比寻获更重要’的理念。就像捉迷藏,我们都知道其游戏规则,就算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却依然能让人玩得不亦乐乎。这样像游戏的工作模式,对恩瑞克而言,这就是‘一刻至三刻钟’的态度。”

 

显然,这四项建案就足以道出恩瑞克在设计过程中所历经的“不确定性”:像伊瓜拉达墓园,即便这是他的第一件国际性作品,却至今仍在不断演变与建设中;韦斯卡篮球馆则是在面对灾难后才得以化危机为转机,催生出精彩的屋顶设计;而巴塞罗那城中的圣卡特琳娜市场设计,则彰显出他与当地区域和市民建立起尊重和对话的魄力;最后,还有爱丁堡的苏格兰议会大厦。该计划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便是恩瑞克的早逝。所以,不难理解这些建筑何以成为他建筑生涯中的里程碑。


伊瓜拉达墓园(1985-1991)

这是恩瑞克与第一任合作伙伴卡梅·皮诺斯(Carme Pinós) 赢得的第一个国际建筑项目。墓园被群山环绕,以阶梯状的设计融合周遭景观。设计不仅着重于自然和土地,也塑造出一个提供反思和回忆的空间,可让访客理解并接受生命的周期其实乃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联系。恩瑞克本人也葬于此墓园中。

伊瓜拉达墓园(1985-1991)IGUALADA CEMETERY PARK© Arturo Mc Clean(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韦斯卡篮球馆(1988-1994)

恩瑞克早期事业中用技巧解决的冲突作品,曾因地震导致仍在施工的屋顶结构在1993年4月13日的晚间倒下。当时仍年轻的恩瑞克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但最后却有效获得新协议,打造出新的且更简单的屋顶。凭着篮球馆的装置,他也在1996年的第六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获得金狮奖。

韦斯卡篮球馆(1988-1994)HUESCA BASKETBALL HALL© Hisao Suzuki(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圣塔卡特琳娜市场和区域(1995-2005)


恩瑞克和贝内德塔为巴塞罗那城内进行的市场和区域翻新。他们俩当时就居住在此,所以项目的意义重大。设计试图通过混合过去和现在的元素来改善环境,其中市场屋顶所选择的瓷砖铺陈和颜色已让其成为了该市乃至国际上的新标志。对于恩瑞克而言,这是让他最有成就感的计划。

圣塔卡特琳娜市场和区域(1995-2005)

MARKET AND DISTRICT OF SANTA CATERINA

© Alex Gaultier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苏格兰议会大厦(1998-2004)

恩瑞克最后的遗作,利用了他过去积累的所有研究和经验,在爱丁堡著名的“亚瑟王宝座”的山脚下雕刻了一个圆形剧场空间。宛如一艘木船,大众可从会议厅下方的拱形区域进入,仿佛从地下往上移动,进入一个政客的民主会议厅中。设计概念欲唤起苏格兰族群当年所进行的第一次会议。 

苏格兰议会大厦(1998-2004)SCOTTISH PARLIAMENT BUILDING© Duccio Malagamba(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展一现场 © Fundació Enric Miralles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从展一步行10多分钟,便抵达致敬路线的第二站。在圣达尼卡(Santa Monica)艺术中心,《MIRALLES. Photos & Collages》的展览主题就极致明确——顾名思义,恩瑞克的“摄影与拼贴画”是重点。展示了近170幅作品,这些以恩瑞克拍摄下的建地和周遭景观照片拼贴而成的“画作”都是他“系统性”的设计手法。游走在其中就仿佛走进了他的脑海,让人不禁开始摸索并猜测其思路。

 

对策展人兼事务所项目总监萨尔瓦多·吉拉伯特·桑兹(Salvador Gilabert Sanz)来说,这些首次公开于大众的作品却是事务所中极为常见的景致。“因为受毕加索或戴维·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立体主义所影响,恩瑞克经常会以这方式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不管是将照片碎化、重建或再重建,一切乃为了在现实和幻想世界之间作转换来巩固新想法。”

 

摄影,或许在那个计算机和网络仍未普及的时代里并不罕见。但深入了解后便会发现,恩瑞克的照片从本质上来说,反而是个多功能的工具:它们可收集到建地的详尽信息,有效成为一种“让人迷上这个地方的方式”;它们亦可捕捉到这一地方的现实感,尤其当拼贴画被给予动态后,更能获得了不同的观察点,让空间的视觉性更为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恩瑞克的“隐藏版”遗作还包括这一展览中的所有展示结构:这个他早在1995年提出的设计,原本预计在ARCO展会的德国馆中使用,但最后却无法如愿。琼指出:“在策划展览时,我们发现因为室内回廊中没有垂直的支撑体,所以便想起这个移动式,画架般的支撑系统。巧合的是,当我们在翻阅恩瑞克的计划书时,就惊喜地发现到他本来就认为该系统可以用作展示他自己的作品!所以,这一展览也就很难得地拥有双重的致敬之意。”


展二现场 Santa_Monica 

恩瑞克曾将这些蒙太奇称为“霍克尼照片”,除了受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所影响,像戈登·马塔·克拉克(Gordon Matta-Clark)这类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也曾启发他,将照片的拼贴视为“感知同时性”的实验。


最常见的拼贴画,大小于 100 * 70 厘米,可同一框架中置入了40和50张的照片,但是有些版本中,这些照片甚至扩张到至四倍大,最终创建出200 * 140 厘米的“碎化”图像。

Museo-Maretas-de-Lanzarote_COLLAGE.

© Fundació-Enric-Miralles

PUERTO-BREMERHAVEN-COLLAGES. 

© Fundació-Enric-Miralles

Santa_Monica © Fundació Enric Miralles(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致敬路线”接着转移到恩瑞克·米拉莱斯基金会主厅中的《MIRALLES. To be continued...》。在这里,恩瑞克的建筑事务所(EMBT)过去 20 年里的建筑案,皆按时间顺序“拼贴”出一幅让人敬佩的履历表,其中最为国人熟知的便属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馆。显然,自此建筑爆红以来该事务所就不断延续着这类的“编织建筑”:像巴黎的克利希(Clichy)地铁站建案,就可见如“纺织品”的屋顶,乍看就像是经典之作——圣塔卡特琳娜市场。其初衷,如同于前者,乃希望能在具有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外围社区中注入色彩,进而注入新生气。

 

这一大型的拼贴画也希望能表达出恩瑞克当初创立事务所时的精神仍然存在,尤其当中还置入了那些未成功的竞赛设计与正在建设的作品。唯有如此集结,EMBT才能带出恩瑞克遗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连续性。诚如贝内德塔所强调:“致敬不能仅仅展示出恩瑞克的个性和专业形象,但也需要同时保持他有远见的、实验主义者的精神。这才是他的工作和看世界的方式。这样才能将他的遗产也留给未来世代。”


Expo Shangai 2010_Pavilion © SHEN ZHONGHAI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Ferrara_2021 CHIESA SAN GIACOMO  

© Paolo Fassoli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Hafencity © Alex Gaultier

Hafencity © thomas hampel

Kàlida Sant Pau. © Lluc Miralles

展三现场 © Fundació Enric Miralles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让人关切的是:在疫情仍持续的当下,贝内德塔又是如何看待时局,并应对新挑战和冒险呢?且听她怎么说。



Benedetta Tagliabue© Vicens Gimenez

FRAME:你在当时承接下EMBT时,作为女性建筑师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BT:那时确实不容易。事实上,并没有太多以女性作为建筑事务所主导,以及负责管理项目和重要预算的传统。我觉得,女性往往都会惯性地被给予较低预算的项目,如景观美化、室内设计……要赢得大型建筑赛事确实有些难度。但情况已有所改变。像扎哈·哈迪德就是先驱,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印记。目前确实是个有趣的时刻,女人可以独立自主,不仅可从事男性的职业,而且还能以更女性化的工作和领导方式来设计建筑。作为恩瑞克的合作伙伴,当他去世后,我也不得不像其他人一样得捍卫我们的建筑风格。

 

FRAME:自恩瑞克逝世以来,EMBT的发展如何?你认为EMBT旗下的设计仍属于西班牙风格吗?还是拥有更全球化的审美因素?

BT:EMBT事务所是非常国际化的。我觉得我们是地中海、西班牙、意大利、欧洲和国际的综合体。我们并不希望打造出可以在其他地方复制的建筑,所以我们往往会亲临建地,观察和倾听客户的需求,了解其环境,并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如果说定义了“恩瑞克时代”作品的元素为“土,混凝土和金属”,那么后来的建筑则更“轻盈、色彩丰富,富有纺织感,并且在建材上不断实验”,并最终与前者的制造方式有效交织在一起。

 

FRAME:在过去 20 年的作品中,你认为恩瑞克最喜欢的设计是哪一栋呢?

BT:在我心目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馆是我对恩瑞克致敬的作品,因为他热爱手工艺。我也认为他会喜欢汉堡港口的计划,并且也对中国的许多即将展开的项目感到热衷。他也应该会喜欢那不勒斯地铁中央车站的所有木制装潢。(意大利)费拉拉的教堂也一样。我们成功表现出最大的美感却得在装饰上不要太火,企图在建筑和心灵的反映上做出平衡。另外,我也认为巴黎的克利希(Clichy)地铁站也是一个对他来说极为有趣的项目。

 

FRAME:那你认为恩瑞克的遗产是什么?这遗产又是如何得以保留于你和事务所的工作文化中呢?

BT他所留下的遗产是巨大的,我将其总结为——我们一直都在试图为所有项目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不管任何一个小细节,我们都会更用心地给予其最好的方案。

 

FRAME:后疫情时期,建筑是否对此时局有帮助?你对未来感到悲观还是乐观?

BT:我向来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勇往直前,不喜欢对未来感到担忧。虽然我对目前的时局感到非常难过,不过我亦看见世界仍在运行着。我认为世界将会借由疫情而有许多变革。在这期间,我们工作量有所增加,特别是在亚洲,也参与了中国境内的建筑比赛。(编按:EMBT近期在赢得深圳音乐学院的国际竞赛。



2021年1月22日,深圳音乐学院方案设计国际竞赛评审结果公布,由Miralles Tagliabue EMBT. s.l.p.与霍普股份组成的联合体获得一等奖。Ⓒ Miralles Tagliabue EMBT



‍‍‍‍‍‍‍‍‍‍‍‍‍‍‍‍‍‍‍‍‍‍‍‍‍‍‍‍‍‍‍‍‍‍‍‍‍‍‍‍‍‍‍‍‍‍‍‍‍‍‍恩瑞克的建筑,总被形拥有一种“压倒性的霸气,但却能以全新的设计语言对建地有所尊重”‍。虽然不明他为何会将自己定义为西班牙建筑业的“顽童”,但如果硬要从其事业中寻找出“不乖”的地方,那或许就是恩瑞克从不自诩自己的设计乃“信手拈来“。相反,他向来会公开宣扬他的参考资料,其中包括各学科的建筑师和艺术家。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其事务所的传承能如此顺遂并蒸蒸日上,而旗下遗产更是丰富得将有展四(家具)和展五(教学)的上演。

 

2021年确实是恩瑞克·米拉莱斯的致敬之年。


向下滑动阅览


官网:www.miralleshomenatge.com


 展一

MIRALLES. A quarts de quatre…

即日起至7月4日

地址:Saló del Tinell. Plaça del Rei, 10 Barcelona

展二

MIRALLES. Photos & Collages

即日起至6月30日

地址:Centre d’Arts Santa Mònica. La Rambla, 7 Barcelona

展三

MIRALLES. To be continued…

即日起至12月23日

地址:Fundació Enric Miralles. Passatge de la Pau, 10 bis Barcelona





图 / Fundació Enric Miralles
文 / Yen_甄健恒
编辑 / Daisy
校对 / Miki



- 往期阅读 -

越发“扁平”的空间设计?

6大场景,带你步入沉浸式虚拟世界的未来

奢华酒店里最奢侈的服务是什么?为火星设计,技术狂热下的流量密码?



- 新书推介 -

实体零售新时代,中国商店能教给世界什么?

FRAME出版《Learning from China》


零售 | 餐饮 | 办公 | 展陈 | 住宅 | 软装 | 品牌
FRAME构架 
1997年创刊于荷兰,前瞻全球未来空间 
欢迎关注、转发、在看
转载请联系编辑部微信:framechina
👇点击原文链接,订阅《FRAME》杂志     来个三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